2015年以来,在我校兼职教授高文院士和罗钟铉教授的推动率领下,我校软件工程学科率先在国际开展并推动水下敏捷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同时,在国度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领导下兴办并继续承办“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大赛”,水下机器人已实现水下目标全自主抓取零的突破。陆地智能计算、水下视觉以及水下通信等研究方向已成为学科开展新的生长极。日前,我校在计算机网络领域陆地通信方向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针对水下通信系统存在的通信距离短、带宽低、抗搅扰能力差、收发双发具有严格的对准要求等问题,我校软件学院水下通信研究组与美国麻省大学协作开展研究,首次将圆偏振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CPL)引入水下光通信系统的研制中,设计并实现一种双信道的圆偏振光通信系统,有效解决抗搅扰和对准问题。我校参与研究人员包括软件学院林驰、王雷、吴国伟和罗钟铉等。

该研究效果Shrimp: A Robust Underwate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一种鲁棒性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被计算机网络国际顶级会议The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简称MOBICOM 2021)录用。由ACM SIGMOBILE赞助的国际会议MOBICOM是计算机网络领域难度最大,影响力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CCF认定为A类会议),录用率极低(据Wikipedia统计,MOBICOM终年录用率在10%左右),每年大陆地域论文录用数量为10篇左右。本次MOBICOM全球范围内录用19篇,这也是我校作为第一单位首次被MOBICOM录用。该项效果是MOBICOM会议27年历史上第一篇关于水下光通信的长文,标志着我校在陆地通信领域的研究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系统设计图
此外,项目组设计了一种新型水下光通信编码方案(UBC),实现复杂水环境中的可靠通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在通信距离、传输速率、误码率方面的优势。该效果未来将有望推广到水下机器人协同通信、水下人机交互、水上-水下跨域通信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助力大连地域乃至全国陆地信息领域的研究,促进陆地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开展。